智商的起源
“智商”這個詞是隨著一系列科學智力測試的發展而給人制定出來的。其實,智商這一概念還很年輕,然而它已經,並將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困擾著眾多希望探尋它本質的人。畢竟直到現在,仍沒有人能夠確切而科學地賦予它完美的定義。
20世紀初期,人並不瞭解如何去衡量一個人是否聰明,只能依靠一些學術測試去尋找那些所謂天才的蹤跡。甚至有人主張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解決這個問題,於是就有所謂的臉相學家拿起了卷尺,到處去為“天才”測量頭圍。如果你相信自己也算是個聰明人,但腦袋並不大的話,你多半會對這種方式嗤之以鼻,因為你很有可能被古代的科學家鑒定為站在弱智邊緣的人。雖然這種鑒定智商的方法現在看來十分荒誕,但它標誌著人類探索智力的渴望。
第一個試圖運用科學手段來測量智商的是英國人弗朗西斯.高爾頓(Francis Galton),他精通數學、地理、生物和心理學等眾多學科,是當時不可多得的科學奇才。高爾頓也許不夠出名,但提起他大名鼎鼎的表兄,世界上幾乎無人不知,那便是《物種起源》的作者 ––– 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正因為這種關係,《物種起源》給高爾頓的學術生涯帶來了深遠的影響,達爾文的理論使他開始從進化學說的角度來看待智力。高爾頓認為,智力的高低是由遺傳決定的,雖然他一直無法否認環境因素對於智力發展的重要性,然而他始終認為社會底層人士之所以貧困,是因為他們先天智力不足。高爾頓甚至開闢了一門全新的科學 ––– 優生學,他鼓勵處於智力曲線最高端的人生兒育女。為了測定智商,高爾頓開發了一套智力測試系統,包括針對視覺、聽覺、觸覺的反映敏感度的測試,他認為天分越高,反應就越快。高爾頓的貢獻還在於他為心理測驗奠定了統計學的基礎。
高爾頓的狂熱崇拜者之一便是另一位對心理測量學做出了極大貢獻的美國人卡特爾(J.M. Cattell)。他在美國賓州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任教期間,改進了高爾頓發明的智力測試系統,並開發了更加有效的測試。他主張心理測驗應有統一的考試方法和規定,並應有常模用來對分數加以比較。
1904年,法國教育部委派科學家共同研究公立學校中智力發育遲緩兒童的教育方法,作為該委員會中的一分子,當時的實驗心理學家阿爾弗萊德.比內(Alfred Binet)與他的助手西歐多.西蒙(Th e odore Simon)共同創造了當代第一套智力測試題,共包含了30道難度遞增的問題,測試對象限定為兒童,它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正式的心理測驗。比內認為,智力測試應該把兒童與成人加以區分,而高爾頓和卡特爾的測試都沒有考慮過這一點,智力測試應當更加關注更高層次的腦力活動,即推理、語言、抽象思維和綜合認知能力,而不能僅僅對反應速度進行測試。
而“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這個詞的概念便是由一位德國心理學家—威廉.斯特恩(William Stern)為了配合比奈和西蒙的測試而在1912年創造出來的 。
智商是什麼?
何謂智商?首先為大家介紹一個人––– 雷蒙。他所擁有的特殊能力包括:
.驚人的記憶力:他可以準確報出飛行史上所有重大空難發生的航班班次、時間、地點、原因。
.閃電般的數字運算能力:他的心算速度可以超越計算機。
.反射性速度的數算才能:他可以脫口而出幾百根散落在地上的牙籤的數目。
這個人便是著名奧斯卡獲獎影片《雨人》中的男主角:雨人(Rainman)。然而,看似超人的他,智商卻僅有可憐的69分。這個遠遠低於正常人智商(100)的值也許會使你驚訝不已,為什麼擁有超人一般能力的人卻被智商測試輕易地擊敗了呢。智商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
要了解智商的涵義(智力商數,Intelligence Quotient)則必須先要了解什麼是智力。智力可以簡單地被定義為人所理解,獲取並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智商則是智力的量化,是一個值。人所謂的智商高,其實說的就是智力強,而這個結論通常都是通過智商測驗得出來的,因此現在的人更喜歡用智商,而不是智力這個詞去形容一個人的聰明程度。
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智商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吧。
比率智商和離差智商
大衛.韋克斯勒所設計的韋氏兒童智力量表在心理學界享有廣泛的聲譽。最初,有人假設兒童的智力水準和年齡是成正比關係的(即比率智商),兒童的智力可以通過他超出同齡人的程度來衡量,但這樣的做法也有一個很大的弊端:當大腦發育結束,便沒法有效地測量智商了。於是韋克斯勒在1949年首次引入了離差智商的概念,即把人的智力分布看著常態分布,被測試的智力高低由其與大眾平均智力的離差的大小來決定。
下面分別列出了比率智商與離差智商的計算公式:
•比率智商的計算公式為:
智商(IQ)=[智力年齡(mental age) /實際年齡(chronological age) ] x 100
如果三歲兒童的智商達到了六歲兒童的水準,那麼他的智商則為(6 / 3 x 100) = 200。
•離差智商的計算公式為:
IQ = 100 + 15Z = 100 + 15(X-M)/S
X為某人在測試中的實得分數,M 為眾人在測試中所取得的平均分數,S為該組人群分數的標準差,Z是標準分數,其值等於被測人實得分數減去測試人群平均分數,除以該組人群的標准差
如果一千位隨機測試者在測試中所取得的平均成績為20,經過計算得出該組人群所得分數的標準差為4。那麼一個分數為28的人所擁有的智商則為(100 + 15 x(28-20)/4)= 130。
比率智商和離差智商已經成為當今最流行的智商計量方式,前者通常被用於測量16歲以下人群的智力,而後者則更多地被用於測量16歲以上人群的智力。然而比率智商和離差智商的分值存在顯著差異,前者可以測出很高的智商,突破200也不是什麼新鮮事,而後者則相對沒有那麼慷慨了,下面這個例子可以充分地說明這一點:
瑪莉蓮•莎凡(Marilyn vos Savant)智商高達228,是已知的全世界智商最高、最聰明的人。她生於1927年,她於1937年接受了斯坦福–––比內測試,結果顯示她的心理年齡是22歲又10個月,而她當時的實際年齡只有10歲,因此她的比率智商為(22.83/10)x 100 = 228(比內在測驗手冊中並不認為該試題在測定170以上的智商時具有有效性)。這個結果在《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裡曾有過記載(1986年 – 1989年)。《健力士世界紀錄》第二次記載瑪麗蓮•莎凡的智商數值是她在Mega測驗(Mega Test,羅納得•霍福林(Ronald Hoeflin)設計的著名極高難度智力測驗)中所取得的成績 —- 186(標準差 = 16)。可見,瑪麗蓮•沙凡的離差智商要遠遠低於她的比率智商。
智商分級標準
多聰明才算聰明?多高的智商才可以被稱作天才?類似的討論似乎已經成為永恆的話題。那麼到底有沒有一個嚴格的標準來界定這些指標呢?我們不妨先來看看一個粗略的智力分級標準:
智商分級標準 |
|
70以下 | 智力障礙 |
70﹣79 | 智力低下 |
80﹣89 | 中下等智力 |
90﹣109 | 中等智力 |
110﹣119 | 聰明 |
120﹣129 | 非常聰明 |
130﹣139 | 智力優秀 |
140以上 | 智力超凡 |
(130– 139 約占人口比例的2%,通常用作高智商協會的取錄線)
那麼,是不是智商在130以上,普遍被認為是智力超常的人就可以被稱作是天才呢?答案是否定的。也許你會問,難道天才的標準太高,非要像愛因斯坦那樣擁有160智商才能步入天才的行列嗎?答案仍然是否定的。
通常意義上的天才指的是‘天生之才’,即生來便擁有一些超出常人的天分,而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天才。即使你真的很笨,也完全有可能像上文中的雷蒙一樣擁有你自己的絕活。天才,就是那些在最大程度上發揮了自己超乎尋能力的人。試想一下,如果愛因斯坦沒有研究物理而是跑去打功夫的話,我們很可能根本就不知道他曾經存在過;而如果讓李小龍一生下來去研究物理,幾百年過去了他也未必能發現相對論。所以,千萬不要放棄自己的興趣和擅長的工作,它們才是你成為天才的決定性因素。
智商的提高
不論一個人是否聰明,或到底有多聰明,提高智商、讓自己聰明起來幾乎成了每個人的願望。那麼提高智商到底是不是天方夜譚呢?首先我們要弄清楚智商的本質。
為什麼有時幾個朋友聊天的時候,你卻被忽略;為什麼有時你會覺得身邊的人都在聊一些你根本就不懂的學問呢?你是否懷疑過自己沒有他們聰明呢?這裡要引入一個概念就是 ––– 晶體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晶體智力是指人 後天習得的經驗,知識和技能,它在人的一生中不斷地積累與發展。即是說,那些知識層次很高,經驗豐富的人完全可以在傳統智商測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打個比方,以前我初中有個同學英語很差,每次考試都不及格。後來到了高中他開始惡補英語,每次他來我家做客的時候都會向我請教學習英語的心得。最後這個同學在高考中取得了A級的成績,這便是勤能補拙的最佳實例。換句話說,晶體智力是可以人為提高的。
那麼如何來衡量那些與生俱來的天分呢?這裡我們就需要引人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的概念了。流體智力指的是人天生的,與基本心理過程有關的能力。這些能力包括:創造力、想象力、運算速度,推理能力,記憶力和知覺能力等等。
類似晶體智力與流體智力的區別,長期記憶和短期╱工作記憶存在著同樣的聯繫。長期記憶(Long-term Memory)具有相當長的永久性,即使一時不被人喚醒,仍有可能在今後某一時間回憶起來。它是晶體智力的主要貢獻者。更有科學家聲稱 人僅僅動用了大腦2%的記憶空間。而短期記憶(Short-term Memory),亦稱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則理論上只可維持大約30秒的時間,它不僅參與了我們推理和認知的過程,也參與了合成長期記憶的工作。形象化地做個比喻,長期記憶就好像是電腦的硬碟,而短期記憶則更像是電腦的記憶體。眾所周知,只有記憶體夠多,電腦的運行速度才能更快。
那麼,所謂的與生俱來的工作記憶能力是否能通過訓練得以提升呢,答案是肯定的。美國密歇根大學和瑞士伯恩大學的兩名科學家最近發現,通過一種名為‘雙N回’任務的訓練方式可以提高工作記憶,並可以顯著地提高智商。研究集合了4組志願者,他們每天都要進行半個小時的‘雙N回’任務的訓練,4個組分別訓練8天,12天,17天和19天。在此期間研究人員會對志願者的流體智力不斷進行測試。而與每天都參加流體智力測驗的另一批未經‘雙N回’訓練的志願者相比,他們的智商提高得相當多。這證明了提升工作記憶比琢磨智力測驗更有助於提高智商。而隨著訓練的天數增多,智商的提升也在不斷地加大。這一實驗結果對於之前試圖提高流體智力的人來說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可以讓我們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
g因子
英國心理統計學家查理斯•斯皮爾曼(Charles Spearman)於1904年發表了《客觀地測量和確定的一般智力》,他發現智商測驗分數之間存在著多重正相關(the positive manifold of correlations)的特性。打個比方,一組人接受了同一個認知測驗,然後施測者把他們的成績從高到低排序,在這組人接受其他測驗後,他們成績的排序顯示出了和之前測驗成績排序的高度一致性。因此他認為一般智力或g因子(g factor)是支撐所有智力行為的根本。斯皮爾曼憑藉他在智力統計學領域的優勢,提出了一種名為因素分析(Factor Analysis)的數學方法,它使人能夠通過一個數字來表示不同測驗分數之間的普遍趨勢。
心理學家傾向於將g作為一般因素的總稱,如果某個測驗具有較高的‘g負荷’ (g loading),而某人又在這個測試中表現出色,那麼他在另一個測驗中也將取得優異的成績。心理學家發現g解釋了智力測驗中50% – 60%的變異,剩下的40% – 50%則由情緒、個體才能和實驗誤差等因素來解釋。
斯皮爾曼認為神經系統中存在某種心理能量,可以普遍服務於整個大腦皮層,乃至整個神經系統。然而,斯皮爾曼的統計學方法並沒能完美地解釋智力的本質,他沒法說服人相信智力是一元的,是由某個單一的因素決定的。
智力結構
科學家一直認為休息時我們的神經回路處於關閉狀態,然而最近的神經成像研究表明,我們在躺著休息時,大腦並沒有跟我們一起休息,它仍然處於繁忙地工作的狀態。這種不間斷地進行信息傳遞的大腦系統被稱作默認模式神經網路(default mode network)。進一步分析表示,在大腦執行特定任務的狀態下,它所消耗的能量不會超過基礎神經活動的5%。那麼,大腦的神經系統中是否真的存在某種心理能量呢? 我們不妨把單一智力因素與多元智能理論結合,形成下列的智力結構圖:
而本欄從主流智力測試所考察的多元化智力的角度入手,着重於g因子的提高,即加強大眾認知、推理、歸納、聯想等有 g因子高度參與的神經活動的能力。